近期,我科來了個“嬰兒”陳爺爺。為什么叫他“嬰兒”爺爺呢?李護士問:“爺爺,您叫什么名字呀?”爺爺眨眨眼睛,一直看著李護士,不說話。“陳爺爺,你知道這里是哪里嗎?”“陳爺爺,我們來側下身子,我來看看你的皮膚。”陳爺爺還是只眨眨眼睛,看著李護士。緊接著,這個調皮的爺爺竟然尿濕了褲子。家屬描述,爺爺沒有自理能力,長期臥床已達三年之久,連吃飯都是通過胃管注入食物。原來爺爺患的是阿爾茨海黙病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老年癡呆”。醫護人員看到陳爺爺的情況,都不禁心疼起了陳爺爺。
陳爺爺在住院期間,科室護理小組組織了對陳爺爺的阿爾茨海默癥的護理疑難病例查房,提出了面臨的幾個護理重點難題,并整理和羅列出個性化的護理措施。護士陪同家屬共同訓練和鍛煉、幫助患者床上按摩、做簡單的伸手伸腿的運動、跟爺爺嘮嗑等等。經過不懈的努力,陳爺爺進步的很快,竟然可以扶著走路,還可以自己吞咽流質食物,肺部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。
阿爾茨海默病(AD)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。臨床上以記憶障礙、失語、失用、失認、視空間技能損害、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,病因迄今未明。65歲以前發病者,稱早老性癡呆;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。
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:
1.輕度AD(早期)。表現為記憶力下降,很難完成社交或工作中的任務,組織和計劃的能力降低;
2.中度AD(中期)。表現為易忘事,喜怒無常,記不清自己的住址和電話號碼,無時空概念,需要別人幫助挑選適合季節或某種場合的服裝,可能會發生大小便失禁,睡眠方式發生變化,如白天睡覺,晚上焦躁不安(不睡覺);易走丟,性格和行為上的變化,包括多疑、妄想癥和強迫癥,重復某些動作,如搓手或撕東西;
3.重度AD(晚期)。需要全職的、全天候的個人護理,無法意識到近期的經歷和環境,身體活動能力發生變化,包括無法正常行走和坐立,甚至無法吞咽;無法與人交流,易感染疾病,尤其是肺炎。
我們愿意
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療
提供希望。
希望全社會的力量攜起手來,
為迎接、建設一個
有活力的、健康的老齡化社會
而共同奮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