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咳,咳,咳……”近期,一位付大叔咳著來我院就診,他說,近2個月來反復咳嗽、胸悶、氣短,間斷胸痛,輾轉多家醫院診治后效果不佳。江西省胸科醫院呼吸二科張愛妹主任接診了該患者,經過詢問病史得知,原來付大叔在一次進食肉骨頭過程中與人聊天,突然一陣嗆咳,當時感覺沒事,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出現了開頭那些癥狀。
患者胸部CT顯示肺部陰影并氣道狹變窄,支氣管鏡下顯示雙側支氣管異物及局部肉芽形成,官腔狹窄。
在科室團隊的共同努力下,經取異物、多次冷凍消融等治療后,付大叔已無咳嗽、咳痰及胸悶、胸痛和其他不適癥狀了。他說:“非常感謝張主任,感謝你們大家,感謝胸科醫院,為我去除了頑疾,讓我能夠再次呼吸暢通”。

健康知識小科普——氣道異物
氣道異物是指被誤吸入氣管、支氣管內并無法自行咳出的異物,來源絕大多數為外源性異物,以可食性異物為主,常見的有花生米、瓜子及骨頭等。大部分患者有嗆咳史。
異物進入期,癥狀劇烈,突然發生劇烈嗆咳、憋氣、作嘔、呼吸困難甚至窒息,其特征性癥狀有撞擊聲、拍擊感,哮鳴音,常有持續性或陣發性咳嗽。有的異物在支氣管內數年可無癥狀,但若堵塞雙側支氣管,短時間內可能出現窒息甚至死亡。
那么誤吸異物出現急性呼吸困難、窒息時應該如何處理呢?
(一)院前緊急處理
上腹部拍擠法(海姆立克式法):適用于1歲以上的兒童。注意操作的力度,可反復5~10次,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有導致腹腔和胸腔臟器損傷的風險。
拍背法:適用于1歲以下的嬰兒。注意頭低于軀體,可重復多次。
(二)院內處理
院內治療方法主要有:直接喉鏡下異物取出、硬質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、可彎曲支氣管鏡(纖維/電子支氣管鏡)下異物取出、經氣管切開異物取出、經胸腔鏡或開胸手術異物取出等。一旦發生異物吸入應迅速將患者送往有條件取氣管異物的醫院,途中盡量減少各種刺激,避免咳嗽,保持安靜。
張愛妹主任醫師特別指出:對于氣道異物,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,朋友們在進食過程中要多加注意,切勿嬉戲打鬧,如不慎出現異物吸入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