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7日起,由中共中央宣傳部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導,中央電視臺承擔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《將改革進行到底》開播,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。2012年11月15日,新一屆中央最高領導層集體亮相時,習總書記就指出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。2012年12月8日,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一次國內調研便是前往深圳——這個改革開放的孕育誕生之地。2017年7月26日晚20點,《將改革進行到底》(第十集)對醫療改革進行了論述。
30多年來,改革開放,使中國迅速成長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綜合國力顯著提高,人民生活極大改善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醫藥衛生事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,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。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從2009年起步,到2013年建立起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基本醫療保障網。
節目也指出“在建立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,幾塊最難啃的“硬骨頭”考驗著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——公立醫院以藥補醫、大檢查、大處方的現象仍然存在,醫療資源“倒三角”分布格局尚未打破,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醫院。”
近年來,社會上各種傷醫事件層出不窮、醫患關系緊張,很多患者對醫生不理解、不信任,甚至寧信網絡搜索不信醫生的苦口婆心。作為一名公立醫院的醫務工作人員,也親身經歷過醫鬧事件,也曾被患者質疑過、不理解過。說到底,還是患者對醫療制度改革的獲得感并不強烈。這次深化醫療改革就是要增強患者的獲得感,而患者的獲得感,實際上就是對深化醫療改革的認同。這種獲得感就是深化醫療改革的內在動力,也是這次改革的目的。
從2013年起,福建三明市圍繞醫藥、醫保和醫療,三醫聯動,推進綜合改革。改革要把藥費降下來,讓群眾得實惠;把診療費提上去,讓醫生的利益不受損失;讓醫保支付更科學、更可持續。在這輪深化醫療改革中,我明顯感覺到醫生開的藥物變少了,患者需要做的檢查也減少了,醫生和患者的負擔都得到了極大的減輕。這種負擔的減輕就體現在平時的工作中,體現在患者的口袋中。這些改革也讓患者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,這種獲得感會轉化為患者對醫務人員的理解、信任,更好的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。
同時,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,也在享受著這次醫療改革帶來的便利。以往看病,首先想著的便是去南昌市里的大醫院。這次醫療改革,很多市里的大醫院與縣醫院組成了醫療聯合體。在縣城里就能享受省里大醫院的醫療水平,真正將醫療改革落在了實處、落在了人民群眾的身邊。隨著深化改革的繼續進行,伴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,以后在社區里也能享受高水平的醫療,不用都擠在大醫院,將極大地減輕醫務人員和患者的負擔。
改革,是歷史的必然。將改革進行到底,正是時代的最強音。我們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(內三科 李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