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歲的小周
因反復咳嗽、胸悶
到多家醫院治療未見好轉
江西省胸科醫院專家抽絲剝繭
為患者揪出“真兇”
28歲患者小周,因反復咳嗽、胸悶不適等癥狀,輾轉于當地多家醫院,一直未明確診斷,斷斷續續服用多種抗生素、抗感染進行治療,病情一直未見好轉。后經人推薦,小周來到江西省胸科醫院(南昌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)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二科就診。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二科主任、主任醫師張愛妹接診患者后,發現患者CT檢查結果顯示支氣管分布的點狀模糊影,呈樹芽狀。為進一步確診,張愛妹為其進行了特定檢查。
醫生對小周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灌洗術。灌洗液結果顯示含鐵血黃素染色陽性,在排除其他可能出現類似癥狀的疾病后,最終,小周被確診患上了一種罕見病--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。張愛妹為患者量身制定了個體化診療方案,使用“糖皮質激素”等藥物治療后,小周病情明顯好轉。
江西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二科主任、主任醫師張愛妹提示: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是一種相對罕見的慢性肺部疾病,在新生兒期至成年期均可發病,但約80%的病例發生于兒童,尤其是在1-7歲,兒童發病無明顯的性別差異,成人發病則較為集中于男性。大多數成年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是咳嗽、咯血,極易被誤診為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。因此,若長期出現咳嗽、氣促,伴或不伴咯血,原因不明的缺鐵性貧血等癥狀,應提高對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警惕,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醫檢查。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
它到底是個什么病呢?
什么是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(IPH)是一種相對罕見的慢性肺部疾病,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,發病率約在0.24/百萬-1.23/百萬,以反復發作的肺泡出血為主要特征,典型三聯征是反復呼吸道感染(如咯血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等)、缺鐵性貧血、影像學顯示彌漫性肺部浸潤。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病因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,普遍認為其與自身免疫因素、牛乳過敏、遺傳因素、環境因素等有關,部分學者認為,抗原一抗體復合物介導的肺泡自身免疫性損傷,致使肺泡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,導致肺小血管出血可能是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重要的發病機制之一。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臨床表現
臨床表現取決于肺內出血程度。輕度持續慢性出血可有貧血、干咳、乏力、皮膚蒼白、體重減輕和杵狀指。在急性出血期間可出現痰血、咯血、低熱、胸痛等,后期可有呼吸困難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現。
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治療
由于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發病率很低,目前主要依據既往的治療經驗進行總結,暫無有效治愈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方法。主要目標是對肺出血發作期控制以及在肺出血發作間期的預防。
糖皮質激素是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一線治療藥物,在急性期可采用靜脈激素治療,出血控制后改為口服,癥狀完全緩解后可減量維持。由于長期使用皮質激素的副作用較為明顯,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(ICS)可替代或減少皮質激素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