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的楊女士因外院就診子宮肌瘤術后,體檢發現右肺部毛玻璃樣陰影轉入我院,主訴1年前在外院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后腿部常感疼痛、腫脹等不適,未被重視。收入我院胸外二科后,韓斌德主任團隊討論病情后擬行右肺上葉部分切除?淋巴結清掃術手術治療 。護士使用VTE風險評估表評估楊女士屬于血栓高風險者,術前鼓勵她多下床行走,進行肢體的主動及被動運動,躺床上行踝泵運動。
為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,護理小組在患者術后立即采取措施,給予足底靜脈泵、間歇充氣加壓裝置、穿彈力襪、低分子肝素鈣藥物治療。同時,叮囑楊女士加強運動,重視血栓風險,否則后果非常嚴重。
這次術后楊女士無任何不適,自我感覺非常好。她不時地向家屬和病區患者表揚道:江西省胸科醫院不僅醫生技術好,對于病人的觀察及評估也非常到位,術前就會提前采取干預措施,一定要為他們點個贊。
血栓風險無時無刻不在,關鍵重在預防喲!
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(DVT)和肺栓塞(PE),前者是在腿部的深靜脈內形成血栓,后者是血栓隨血流到達肺部阻塞血管,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時期。二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身上。久坐90分鐘會使膝關節血液循環降低50%。也就是說,每一個久坐不動的90分鐘里,你的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都會增加10%。
引發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
長時間住院:會導致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出現腿部血栓,這是可預防的醫院死亡的首要原因。
手術:尤其是髖關節或膝關節手術,還有癌癥手術,會給患者帶來更大風險。
長時間不運動:例如需要臥床休息,或長途旅行時沒有定時起來走動等,都會增加風險。
對女性來說,如果符合下列情況,那么也有形成潛在或致命的腿部或肺部血栓的風險:
1.含激素的藥物,如口服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。
2.或剛剛生產。
其他不可控制的風險因素
高齡:80歲的人所承受的風險是40歲的人的五到六倍。
家族史:如果家中某個人曾出現血栓,那么其他人可能會有更高的風險。
肥胖:肥胖者(體重指數即體重(千克)/身高(米)的平方>30)患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風險是非肥胖患者的兩到三倍。
如果一條腿上出現血栓或深靜脈血栓形成,受累的腿部可能出現腫脹、疼痛、發紅或明顯變色、發熱等癥狀。
當血栓轉移到肺部發生肺栓塞,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、胸痛(深呼吸時加重)、心跳加快、頭暈或失去知覺等癥狀。
血栓如何預防?
第一,動起來。避免久坐,可通過參加慢跑、游泳、騎自行車等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,使血液粘滯度下降。
第二,飲食調節。通過食用大蒜、蘋果、四季豆等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,促進沉積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溶解,防止動脈硬化,使血流通暢。
第三,多喝水。喝水有利于血液循環,降低血液粘滯度,對預防血栓很有好處。